生产厂物流条码管理解决方案 计算机是条码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由于计算机的存储量大,运行速度快,使许多繁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方便。迅速、准确,大幅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商业的应用,使得整个商场的进、销、存等各项业务构成了一个强大、协调的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软件是以系统软件为基础的,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它一般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把要处理的数据组织在各个数据文件中,由操作系统控制各个应用程序的执行,并自动的对数据文件进行各种操作,极大方便了操作人员。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商业条码应用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 ·每个工作监理人员处理单据的时间减少75% - 90% ·不用抽出工作小组成员记录生产数据,所有的工人都能全力投入生产 ·处理工资表的人员减少80% ,生产加工质量明显提高。因为将某件产品的质量自动控制可靠地同生产这件产品的生产小组联系起来。如果一个小组把时间花在修改没有通过质检的产品上,就会降低小组的劳动生产率,并直接影响其报酬。生产出不合规格的产品,他们会少得报酬;如果顾客退货,188bet在线体育app,他们将得不到该项劳动的报酬。 综合来看,工厂可降低生产成本15% - 40%。条码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加工小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固定开支,并导致了产品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条码数据采集应用于库存管理系统,能带来如下收益: 1、 去掉了手工书写票据和送到机房输入的步骤,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 解决库房信息陈旧滞后的弊病。一张票据从填写、收集到键盘输入,需要一天或更长的时间。这使得生产调度员只能根据前几天甚至一周前的物资信息,为用户定下交货日期。 3、 解决票据信息不准确的问题(主要是抄定错误,键入错误),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明示改善订货工作、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消除事务处理中的人工操作、减少无效劳动、消除因信息不准引起的附加库房存量、提高资金利用率等目的。 三、 基本系统结构拓扑(暂无) 四、 系统构成 1、 网上前端服务器或单独的数据采集终端——工业计算机或高可靠性的商用机器 2、 串口扩展卡(8路或16路,带422远距离工业标准总线收发器) 3、 屏蔽双绞线 4、 数据集中控制器:XL-2000C(带422远距离工业标准总线收发器、扩展串口、蜂鸣器等,RJ-45接口) 5、 工业级多制式手持条码扫描仪 6、 设备驱动程序 7、 Windows平台,informix数据库 五、 XL-2000C简介 1、 金属屏蔽外壳和纯净电源滤波器,增强抗干扰性能; 2、 RJ-45接口的RS-422总线收发器,直接进行远距离传输; 3、 RJ-45 接口的扩展RS-232 条码扫描仪接口,RJ-45有自动即插即扣功能,提高接口的连接可靠性; 4、 蜂鸣提示音,提高出错警示性能,提示音分为短音、长音、切音、单音、连音、多音等不同形式,满足不同提示的需要; 5、 高亮度LCD显示,提高可视性; 6、 字符闪烁功能,以引起对特别信息的注意力。 7、 采用Esc命令集和单字节控制指令相结合,便于编程; 8、 传输波特率2400~19200可调。 六、 管理应用软件简介 1、条码技术与人事考勤 为了统计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出勤情况,传统的签到或打卡制度仍然无法摆脱手工作业。而条码考勤系统则可利用计算机来自动进行出勤情况统计,还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实现工资考勤的自动化。 对于许多实行以班组为生产加工单位,并且班组的劳动报酬同产量、质量挂钩的加工生产线管理企业,都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记录生产数据所需的生产监理工作 2、用来按照产量、质量计算报酬的单据处理时间和所耗人工 3、劳动报酬计算和生产监察记录公正、准确的重要性 如果生产监理在每个班次结束后再记录全部生产数据,需经常加班以便准确记录刚刚结束的班次工作。对于一个中型工厂,至少占用5
– 10个秘书人员,将一天的生产数据套入记酬公式,算出工人的应用报酬,在生产线上,每个小组还要至少抽出一个人,手工记录本小组的生产数据,这多少要影响工作效率。 用条码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辅助生产线生产率统计工作后的操作方式为: 每个班次开始时,工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扫描他们员工卡上的条码,把考勤数据和小组成员记录输入计算机。小组的所有成员都能根据当天的产量得到相同的报酬,也为以后本小组产品的质量问题得到相应的处罚。 开始加工操作时,先扫描当天的工作单或等待加工工件上的条码,表某项任务的开如,加工结束后再扫描一次。安装在工作区的条码数据终端接受这些数据,自动加上小组号和时间信息,把它们传入PC机。PC机可以每十几分钟就重新计算一次小组劳动者生产率,传给管理者或加工区的条码终端屏幕上,来激励生产小组的成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流水线的条码扫描器 生产过程的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产品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是指企业内零部件最终变成成品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贴板、焊接、组装、包装等。 在没有条码应用的阶段,每个产品在每条生产线,必须手工记载了生成这个产品所需的工序和零件,领料员按这个分配好物料后,开始生产。在每条生产线每个产品都有记录表单,每一个工序完成后,填上元件号与自已的工号,操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工作量是很大、很复杂的,而且不能即时反应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流动状况。 在已有的生产管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上,采用条码技术后。首先将订单号、零件种类、产品数量编号形成条码,在产品零件和装配的生产线上打印并粘贴条码。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获取产品订单在某条生产线上的生产工艺及所需的物料和零件。产品在生产线上完成后,由生产线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扫入产品条码、生产线条码号,并按工序顺序扫入工人的条码(可一次确定后不变)。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送维修,由维修确定故障的原因(工序位置)。整个过程无须手工记录。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