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料搬运系统中应用的条码识别技术 货运 系列方案 货物运输中的物流与信息流 物流 - 指实际物品(货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整个流动过程,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位置移动、交接和存储过程。铁路货物、行包的运输,邮局包裹传送、EMS特快专递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物流过程。 信息流 - 对于每一件货物中,188bet在线体育app,必定包含其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要依靠文字或数字进行具体描述,例如发货人、发货地址、品名、件数、重量、包装、提取方式等,这些详细的货物特征描述就是信息,货物信息的不断传送、流动就构成了信息流。 在货物运输中,物流和信息流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物流过程必定伴随着信息流,否则,物流就无法实现;而信息流也不能独立于物流,离开了物流,信息流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货物运输中,如何将物流和信息流完好地结合起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上货物运输行业的发展状况 1996年IATA组织要求会员2000年前采用条码标签(IATA-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同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实施条码化计划,推广使用条码标签。 1998年4月1日起,汉莎停止接受没有条码标签的货物。 1996年,美国标准化委员会ANSI制定了关于货物运输的标准: MH10.8.3M-1996《Unit Load and
transport Package – Two Dimensional Symbols》,推荐PDF417为货物标签、运输清单以及文档管理的二维条码,该项标准的制定为货物运输行业的条码识别技术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运输状况的分析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运输业包括铁路、邮政等都比较落后,主要的作业方式依然是落后的手工作业,但随着这几年计算机技术、条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作业方式正在被越来越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所取代。 传统货物运输作业方式: 特点: 货物信息主要依靠货票货签送载 信息作业主要是眼看手记 缺点: 手写字迹不清,易出差错 历史资料查询检索困难 信息作业效率低,浪费顾客大量的时间 无法实现货物运输全过程的追踪 货物清单有可能被人为地篡改,因此防伪能力差。 局域网下的计算机管理方式。(也是现行的作业方式) 目前,在许多货物运输行业,包括铁路、快递公司以及邮局等单位都已经在局部使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因此为传统的运输作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该种货物运输有以下特点: 在本车站内或本邮局内有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票据自动打印 采用键盘录入信息 可解决的问题: 字迹工整,易于识读 历史数据可以检索 仍然存在的问题: 键盘录入慢,仍有可能出差错 无法实现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全程追踪 货物中转部分无法覆盖 广域网下的计算机管理方式 将来如全国范围内联网成功,可采用EDI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如铁路部门的TMIS系统。采用了全国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较目前使用的局部计算机管理系统又有明显的改进,主要表现在: 特点: 本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如铁路系统或邮政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解决的问题: 货物的信息流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到达作业点 不需要再重复录入货票 仍然存在的问题: 对网络的依赖性太强,如网络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业务的全面瘫痪 没有考虑随货物一起流动的货票或货物标签和网络信息的核对校验 仍然无法实现作业全过程的追踪 条码技术的应用 随着条码技术的不断发展,条码在包裹、货物运输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运输公司纷纷采用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PDF417相结合的标签,来实现货物运输中的条码跟踪和信息传递。 PDF417信息容量大,可以储存包裹、货物的详细信息,并且它容易打印,可以采用原来的标签打印机打印,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密,防止数据的非法篡改。此外,由于PDF417具有很强的自动纠错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包裹运输中,即使条码标签受到一定的污损,PDF417依然可以正确地识读。PDF417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得它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国家的邮局、铁路、机场、码头等的包裹和货物运输上,实现了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跟踪,消除了数据的重复录入,加快了货物运输的数据处理速度,降低了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从而实现了物流管理和信息流管理的完美结合。 下图为一典型的货物运输标签:(点击看大图) 作为一种纸面EDI,PDF417可以传递整个货票信息,因此,在广域的计算机网络没有建立以前,PDF417完全可以实现它的功能,成为网络的替代品;而当网络建成以后,PDF417则可以作为它的一种补充和加强。针对PDF417的这一特点,可以看出,在运输领域,PDF417条码的使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